导航 · 设为首页 · 加入收藏 · 农副社区 · 中国农副网首页
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
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
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
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
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
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
农业展会展会新闻
政策法规法律资讯

您所在的位置: 农副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农业技术 > 正文

   

红掌的植株处理
http://news.nac88.com/  2008-10-10 15:08:00   来源:荷兰安祖公司  点击:74    我要评论(0)

红掌植株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
  1.剪叶

  2.除吸芽

  3.拉线

  4.调整植株

  5.检查喷头

  6.除杂草

  7.清洗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

  8.起根

  过去常认为这些琐碎的工作是无关紧要的,只是在空闲时才做。但是,近来人们这为这些工作对提高红掌的产量及质量有重要作用。

  一、剪叶

  红掌的老叶不仅会遮挡其他叶片,还会消耗大量的糖分,因此对产花量有一家的影响。另外,植株叶片过多,在体内营养有限的情况下,可能导致花蕾发育不会或早衰,出现弯曲或花蕾受损。因需定其摘除叶片,从而避免植株闭;促进植株间的空气流通;减少霜霉病、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,有效控制病虫害,最终获得高产量的优质花。

  当系统性细菌病害发生时,应减少剪叶的次数,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。如果必须剪叶时,一定要用酒精对所有刀具彻底消毒,并且一把刀仅可在一个栽培床上使用。

  剪叶的次数
 
  近几年来,剪叶次数有增多趋势。五年前,每年剪四次即可,现在则每月都剪,必要时2~3星期就得剪一次。如此频繁地剪叶,植株各部位之间能量的转变就会减少:即植物体内的营养不会因此而失去平衡,并且花大、产量又高。然而,由于叶片是植株光和作用的重要器官,在此又要求频繁地剪叶,这听起来是像是自相矛盾的。

  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之后,才能确定植株应留有的理想叶片数。下表列出了不同密度的植株应保留的理想叶片数。一般植株密度越大,剪叶的次数也就越多;叶片越大,植株保留的叶片数也就越少。另外,叶片的生长位置也会影响就保留的叶片数,如水平叶应少留,垂直叶多留。

表一 不同密度的红掌应保留的理想叶片数

注:大型叶:长50厘米,宽30厘米;中型叶:长35~40厘米,宽25厘米;小型叶:长25厘米,宽20厘米;以上都是指双株苗。

  待售的切叶 实践证明,定期剪叶,不会对叶和花产生大的损伤。剪去的新叶,通常品质较好,可以用来做花艺配叶出售。通常一年当中每平方米可产40片叶,当然具体数量要依所栽培的品种而定。定期剪叶的好好是可以降低植物的负荷,不足之处是长期剪叶会使光线穿过植株照在栽培床的底部,使床上生杂草,并且徽气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某些品种对些十分敏感,然而该措施仍是利大于弊。

  二、除吸芽 吸芽通常生于植株基部,并能再生新的植株。然而,如果可再生的植株过多,就会导致植株弯茎并且开花较小,而且,吸芽还会从母体中吸取营养,不利于花的生长。因此,栽培上,不希望有吸芽。吸芽在其发生早期除去较好,否则长大后再除会损坏根茎。吸芽应用于拔除,切不可用刀或剪子,因为刀或剪子去除不彻底,且去除后仍可继续生长。植株在生长缓慢期或此期之彰不宜去除吸芽,因为此期植株对病害比较敏感。此外,在雨季或雨季到来之前也不宜去除,因为病原菌比较容易从伤口处侵入植株。如果母体是健康植株,这些吸芽可以长成健康植株;但如果母体本身就带有某些病害,病害常会传给吸芽,特别是线虫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传播。采用吸芽繁育种苗也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繁殖方式(安祖公司出售的产品只有在获得安祖公司的许可后,才可进行吸芽繁殖)。对大多数品种来说,一个植株保留一个吸芽即可,这样每平方栽培床上应可获得理想的生长点。但对某些品种,如“Tropical”,可以多保留几个吸芽。因为种苗定植并生长到一定程度后,由于苗龄相同,可能会产生叶片郁闭现象,植株也不会保持在同一高度,从而在植株下留出许多空隙。通过去除叶片、保留吸芽,小植株便可在大植株下正常生长。当母体植株衰竭后,小植株便可用来补充空缺。

[责任编辑:荷兰安祖公司]

新闻订阅】  【新闻中心】 【    】 【发表评论 (0)
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


分类信息
 
市场加盟 | 友情链接 | 会员助手 | 目合作 | 广告服务 | 关于我们 | 诚聘英才 | 数据中心
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电 话:13552506278 010-60557291  传 真:010-60557291  Email:ligang16888@yahoo.cn ;pupu25825@sina.com  客服QQ:55533997
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-60557291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樱花西街8号北方安华大厦五层   邮编:100029
Copyright©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  京ICP证 050012